党群工作
百年工运史学习活动——“讲工运故事,赓续百年红色基因 ”(第九期) |
|
|
|
责任:着力开展安全生产活动 欢迎各位来到本期的百年工运故事专栏。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“安全生产月”,大家知道首个全国安全生产月的由来吗?今天,我要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故事。 “加强劳动保护工作,搞好安全生产,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,是我党的一贯方针,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。”这是1978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下发的《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》中着重强调的内容。当时,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职业病增多的状况亟待扭转,这份意义重大的文件应运而生。文件要求各级工会大力加强群众劳动保护工作,强化安全生产教育,协助行政部门贯彻落实劳动保护的各项规定。 接到通知后,全国总工会经深入研究,于1979年1月15日发出通知,全力贯彻执行《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》,并在9月10日制定了《关于做好当前劳动保护工作的意见》。自此,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成为各级工会的一项关键工作。 1979年,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接连发生了三起。全国总工会积极投身事故调查工作,将调查结果以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上报中央,竭尽全力维护受害职工的合法权益。 为做到防患于未然,1980年4月,经国务院批准,全国总工会联合国家相关部委发出《关于开展“安全月”活动的通知》,决定正式建立“安全月”制度,将每年的5月定为“安全月”。1980年4月29日,全国安全月广播电视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盛大召开,动员全国厂矿企业的干部与职工,认真抓好第一个“安全月”活动。会议明确指出,能否实现安全生产,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。只要切实把企业管理工作抓实抓好,各类事故定会大幅减少。 随后,全国各级工会踊跃组织参与“安全月”活动,通过开展安全卫生教育、进行安全卫生检查、推广安全活动典型经验等举措,有力保障了职工群众的安全与健康。 从1978年党中央明确安全生产方针,到1980年首个“安全月”诞生,中国工运史就此掀开守护劳动者生命安全的崭新篇章。四十五载光阴里,安全生产月从制度构建迈向实践深化,始终彰显着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初心。它不只是检验企业管理的试金石,更是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生动实践。站在新时代的全新起点,让我们传承“安全月”精神,以责任筑牢安全防线,用实际行动守护生命,让安全生产的火种代代相传,为广大劳动者撑起一片平安蓝天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浏览次数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