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群工作
百年工运史学习活动——“讲工运故事,赓续百年红色基因 ”(第二期) |
|
|
|
第二期 工人运动的传奇领袖——陶静轩 在中国工会的百年历史中,涌现出无数先进工人和劳动模范,他们以无私奉献、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,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陶静轩是中国工运史上一位具有重要贡献、极富传奇色彩的领袖人物。 陶静轩,1890年出生于湖北江陵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1924年参与组织党的早期工人革命团体——沪西工友补习学校和沪西工友俱乐部。党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他的觉悟,陶静轩于1924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。党的力量从上海的学界发展到工人群众中,沪西工友俱乐部起到了关键作用,而陶静轩功不可没。 1925年2月,在沪西的日商内外棉八厂厂主殴打女工,无理开除男工,引发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。在罢工斗争中,陶静轩积极工作,使罢工浪潮不断扩大,直至日本在沪的九社三十二厂几乎全都不能开工,终于迫使日本资本家接受了工人提出的部分条件,取得了上海工人罢工的第一次胜利。陶静轩在二月罢工的斗争中锻炼成为智勇双全、声望日隆的沪西工人领袖之一,并作为纱厂工人代表,出席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,进一步坚定了对于工人运动的信念。 二月罢工后,日本资本家虽然答应了工人的部分要求,但实际上对工人的管控越来越严。5月15日,日本资本家开枪杀害纱厂工人兼共产党员顾正红,燃起了中国人民激愤已久的反帝怒火。陶静轩及时组织工人罢工,抗议日本资本家的暴行,提出复工条件,吁请各界援助。5月30日,英国巡捕向游行的工人学生群众开枪,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。当天,陶静轩在集会上慷慨陈词,号召工人奋起报仇。陶静轩等人率领工友坚持了长达三个月的罢工斗争,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。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反帝爱国运动中,锻炼成了五卅运动的工人领袖之一。 1926年,为了配合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行动,中共上海区委准备发动上海工人的武装起义。陶静轩被调为浦东方面码头工人的总指挥,然而事情泄露,他不幸被捕。敌人为了获取情报向他施以酷刑,陶静轩坚贞不屈、大义凛然。11月16日,陶静轩英勇就义,年仅36岁。 陶静轩烈士的一生虽然短暂,但为工人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。他的满腔热血犹如黑暗中的星火,点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浏览次数:
|